《浙东学术》教学设计2
  | 
 | 
作者:liumingran  上传者:liumingran  日期:20-03-31  | 
 
 
 《浙东学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引证法、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 
情感目标: 了解章学诚的求是求真,经世致用的思想及其治学要“切于人事”的主张。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学习本引证法、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 
教学难点: 了解章学诚的求是求真,经世致用的思想及其治学要“切于人事”的主张。 
教学方法:自学法、设疑法、引导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走进章学诚及作品。 
    章学诚(1738-1801年),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清代的史学家、文学家。 
    章学诚的代表作《文史通义》。《文史通义》是我国清代一部综论文史、品评古今的学术著作,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和唐代刘知几的《史通》一起被视为我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提出了“经世致用”、“六经皆史”、“做史贵知其意”“史德(著述者之心术)”等观点,建立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同时还在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方志理论体系,创立了方志学,从而奠定了章学诚在清代史学上的重要地位。 
    章学诚十五六岁时,随父亲到湖北应城,从馆师学习举子业。但他对此却很厌烦,于是偷偷说服了妻子,将金银首饰摘下,卖钱换来纸笔,雇来县里的小书吏,连夜抄录春秋内外传,以及东周、战国时的子、史书,然后根据自己的意图,把它们分析开后重新组合,编纂成纪、表、志、传体裁的史书,共100多卷。可是这些事情还没来得及完成,他便因“馆师所觉,呵责中废”。可见他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主要经历也是用在历史编纂学方面的。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章学诚进入太学志局,参与《国子监志》的编修工作。但他一旦进入志局,便感到处处受牵制,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干。尤其令他气愤的是,志局监领嫉贤妒能,倚仗自己手中的权力,颠倒是非,排挤和打击真才实学之士。数年之后,章学诚忍无可忍,于是愤然离开志局。离开志局后不久,他给曾任顺天乡试考官、一向很关心和器重他的朱春浦先生写了一封长信,通过叙述刘知几在史馆里的遭遇,不仅暗示了自己离开志局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自己开始撰写《文史通义》的原因和动机。 
    1772年,时年35岁的章学诚开始动笔写《文史通义》。由于章一生贫穷,为了生计常常要四处奔波,使他不可能安稳坐下来从事学术研究,所以《文史通义》一书的写作时断时续,进展十分艰难和缓慢。章学诚逝世前一年,因为 |   |   
 
   
     
         
          | 标题: | 
          《浙东学术》教学设计2 | 
         
         
          | 文件大小: | 
          30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liumingran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