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阅读练习训练(3篇)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3-15  | 
 
 
 谁是最可爱的人阅读训练第一则: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1.上文所写的战斗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地点_________,人物_________,故事的起因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2.摘录有关句子:①时间紧迫_________②敌众我寡,无险可守_________ 
 
3.从“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一句中找出对描写战斗激烈、残酷起补充修饰作用的两个词:______ 、______ 
 
4.当“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时,用了哪几个动词写战士们的英勇?______、______ 、______ 
 
5.上文写是什么战斗?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讯这种文体,往往采用多种的表达方式,或记叙或议论抒情,本段文字则属于_________这种表达方式。 
 
7.本段的内容可用文中的一个语句加以概括,这个语句是_________ 
 
8.从记叙的要素这个角度看,上段的第一句交代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第二三句则是写了_________ 
 
9.本段文字从描述的角度上看是属于______(正面描写),这些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_________ 
 
10.文中几处用了数量词,如“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八个小时”其作用是 
 
①  
 
②  
 
11.文中表明形势紧张、时间紧迫、地形不利的三个词语是:______ 、______ 、______  
 
本文答案散佚,欢迎提供答案。 
 
第二则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觉着打得解恨!” 
 
1.本文段交代记叙的要素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B.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结果 
 
C.时间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D.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2.本文段的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 记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3.马玉祥要求调到步兵连去的原因是  
 
4.这段文字描写马玉祥的方法有  
 
5.文段中用“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来比喻马玉祥的形象,突出人物的_________  
 
6.句子“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属 ____复句。 
 
7.文中“过瘾”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 ,这句话表现了马玉祥的什么精神?  
 
8.把“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改为主动句:  
 
 
第三则: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②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③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④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⑤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⑥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⑦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⑧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⑨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⑩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⑾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儿啊。⑿他穿着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儿乱蹬着,哇哇地哭。⒀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这时候,火更大了,屋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烧着了。⒁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 
 
8.文中直接描写战士马玉祥救朝鲜小孩动作的三句话是___。 
 
A. ⑥  ⑨  ⑩   B.④  ⑨  ⑩    C.⑥  ⑧  ⑨    D.⑨  ⑩   ⑦ 
 
9.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是__。 
 
A.勇救小孩    B.战士马玉祥     C.冒火救朝鲜儿童       D. 救火 
 
10.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__。 
 
①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 
 
②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③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 
 
A.比喻      设问        反问        B.设问      反问        比喻 
 
C.设问      比喻        反问        D.比喻      反问        设问  
 
参考答案: A C B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