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下 >>
《祖父的园子》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5-01


7*《祖父的园子》说课稿

武功县实验小学  刘育娟

一、 说教材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言语新鲜自然、率真稚拙,充满自由想象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犹如一幅清新和谐、富有童话色彩的画。是一篇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朗读训练、言语训练的范本。 
二、 说学情

五年级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我在园中的趣事

及描写园中景物自由与快乐的语段;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

3、体会祖父对我的呵护和关爱。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进而初步感悟园子对于作者的精神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在读中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的慈爱和对我的关怀。

难点: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进而初步感悟园子对于作者的精神意义。

五、说教法学法

结合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方法,分析本班学生的学情,我主要采用以趣激情,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赏文,在读中理解、感悟、想象。 
六、说过程

一、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童年记忆中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一起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3.生齐读课题(并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生读课题,大胆质疑,激发起学文兴趣,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教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惑,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预习检查

1、学生出示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

2、教师指导、点拨。(出示“萧红”的图文资料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ni)莹,笔名萧红,黑龙江省呼兰人,在20世纪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回忆鲁迅先生》等。

3、检查字词

【设计意图:该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己查资料了解作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幅度提高,自主识字习惯的培养逐渐形成,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一直是课堂里最美的风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感觉到另一番情致,那是情由心生的。孩子们会通过文字与作者产生情感上共鸣。围绕这是“什么样的园子?园子里有个什么样的祖父,作者在园子里干些什么?等学生的质疑指导学生对文本精读品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自学字  词。

   2.启发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设计意图:“小疑小进,大疑大进”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浏览课文,让学生用词语概括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使学生思维能力、语言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到训练。】

五、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一)感悟园子里的快乐自由

    1、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体会的?(群学) 
学法提示:

     先划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批上自己的体会。再小组交流讨论,组长协调选取代表展示。

    2、小组代表展示

(二)、研读“自由之事”

   再读全文,感受“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劳作的自由和快乐。其中哪一件事情最吸引你最有趣呢?

    1、师生分角色朗读第5—12自然段

    2、细细品味,感受“我”的“瞎闹”和祖父对“我”的疼爱。

 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师生接龙来感悟这份难得的自由: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种,(我就瞎闹);祖父铲地,(我就乱勾);祖父浇菜,(我就乱闹)。带着学生漫步在祖父的园子里,看到一个可爱、顽皮的“我”。说出只要“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必担心有人责怪。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祖父的园子里“我”完全是自由快乐的。进而体会祖父对“我”的疼爱与宽容。

(三)研读“自由之景”

    1、在作者眼中,园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自由读课文第16—17自然段。

    2、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为何在园子中“我”会那么自由自在?

    我抓住第17自然段中的“就”;“愿意”; “一会……一会”进行重点品析。指导学生赏析作者是怎么来写园子中的自由的?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词句并划下来。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园中的昆虫、花草、庄稼,这一切事物都是自由的?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读,联系上下文来想。在学生说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子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这层意思之后,我指出:像作者这样把人物的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物抒情。作者写园子的自由实际上是要表达“我”童年生活的自由。接着,让学生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六、回顾全文,读写结合

1.启发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呢?

   2.小练笔: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写一写自己童年快乐生活的一个小片段。(100字左右)

七、课外延伸,聆听作者的心声

    1、补充生平,升华主题

  读罢课文,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文中所写的祖父的园子简直就是充满快乐和自由的人间乐园,那么,萧红的童年生活果真这么幸福吗?众所周知,这与作者真正的童年是不相符的。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近作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我将出示一段有关作者的生平,通过其生平与文章情节的对比,让学生来体会作者写作时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2、推荐原著,探究学习

学习完一篇文章并不意味学习的结束,而是另一次深入学习的开始。特别是在新课程大力推崇广泛阅读的今天,对于这样一篇节选文章,我们更应义不容辞得带领学生阅读原著。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中优美的句子。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写一篇童年趣事。

    以上仅是我对这节课的初步设想,当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祖父的园子》说课稿2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祖父的园子》知识点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3
《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2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5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4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3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
《祖父的园子》ppt课件(18页)
《祖父的园子》教案3
《我和祖父的园子》ppt课件1
《祖父的园子》mp3音频朗读
《祖父的园子》ppt课件3
《祖父的园子》ppt课件2
《祖父的园子》ppt课件1
《我和祖父的园子》说课稿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教案及练习
《祖父的园子》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