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祝福   字字血泪 
──真的猛士在封建文化前的彷徨 
  
相 明 祥 
   (绍兴市柯桥区财经学校 ,浙江  绍兴   312069) 
  
摘要:封建文化的黑暗,铁屋子中的昏睡,在昏睡中死去的人。正在昏睡中的人。已经醒来的人。昏睡后的觉醒,呐喊后的彷徨。正在彷徨的人。我们要用无产阶级先进文化造就一代代共产主义新人。 
  
  
关键字:封建文化  彷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这一伟大的变革都源自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大国崛起,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在世界这个大环境下,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已是穷途末路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的灾难,面临瓜分的深渊。几千年的发展而来的封建文化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已尽显腐朽本质。 
声声祝福是黑暗的铁屋子里封建文化的垂死呻吟,字字血泪是新文化运动的彷徨踯躅。 
  
一、封建文化的黑暗,铁屋子中的昏睡,在昏睡中死去的人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① 
“我”的故乡就是没有门窗的黑暗的铁屋子的一角。每天都在上演着昏睡而死的悲剧。 
《祝福》中祥林之死,居住在卫家山村,以打柴为谋生手段,苦度岁月。“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②十六岁年纪轻轻而死,不是正常死亡,是病死?是夭折! 
没有提到的死,祥林的父亲,在山区,四十左右的男人死去是极平常的事。由于生产力落后,体力劳动繁重,挑抬上磨肩膀下磨脚板。 
贺老六之死,居住在贺家墺,以打猎为生,患了伤寒症,无钱医治,吃了冷饭复发,一命呜呼,留下阿毛,留下经不起再次丧夫的祥林嫂。 
阿毛的死,阿毛,祥林嫂精神上的希望,祥林嫂老年时物质上的依靠,也是祥林嫂当下有房子住的理由,狼给了祥林嫂最致命的一击。柳宗元《捕蛇者说》中:“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言犹未尽。“蒋氏大戚,汪然出涕”伴随着祥林嫂的声声血泪。“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陪衬了在与封建文化搏击时的彷徨。 
最后,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祥林嫂,在封建文化占统治地位的这间铁屋子的一角,在昏睡的叫化子梦里,死亡成了对人生苦海的解脱和在阴间再见到一家人的希望。 
二、正在昏睡中的人 
在封建文化中昏睡的鲁镇人,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成了声声祝福的必须品,年年如此,不改变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今年自然也如此! 
1911年的辛亥革命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的努力,用生命为代价建立起中华民国,而要从文化上彻底摒弃封建文化,正如孙中山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试问13亿同胞有谁真正理解了呢?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大意义就在这里,呐喊以后是彷徨,能否打破封建文化,也就是能否使中化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③是一个自觉维护封建文化统治的典型人物。言:“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④行:大骂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吗?在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里没有和谐可言。书房案头摆放的是“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⑤ 
短工,四婶,卫老婆子,柳妈,阿牛,庙祝,鲁镇的人们无一不是正在铁屋子里昏睡不醒的人。 
三、     已经醒来的人 
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已经被帝国主义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的人们,意识到了生命危在旦夕,民族面临生死存亡。认识到了道儒佛及封建文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末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秋瑾,刘和珍,鲁迅讴歌的妇女解放的杰出代表。只要醒来,只要呐喊,不怕暂时的彷徨! 
《祝福》中的“我”,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爱国者认识到了封建文化已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朽而不死,僵而不倒。封建文化传统,封建礼教,封建迷信,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已深入骨髓。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无不镌刻着封建文化的烙印。祥林嫂的婆婆,卫老婆子,四婶,柳妈尽管都是封建文化的受毒害者,但都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着封建文化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治。 
《离婚》中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长命灯》中没有姓名的 
“他”。无一不是作者在与封建文化搏斗中的迷惘,无一不是真的猛士在解剖自己的骨髓中残存的封建文化时的怅惘,无一不是慰藉前驱者深入封建文化这个无物之阵时的指路明灯。从《野草》中的过客到这样的战士,都是讴歌与封建文化这头千年怪兽作战的勇士斗士战士。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⑥表示追根究底的副词“毕竟”,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揭示的是旧传统旧文化在人们心田中的根深蒂固。一个程度副词“最”画出了旧传统旧文化在国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位置。 
声声祝福,声声爆竹,声声乞讨;字字血泪,句句控诉,篇篇檄文! 
四、昏睡后的觉醒,呐喊后的彷徨。正在彷徨的人 
从昏睡到觉醒,从呐喊到彷徨,曲折地前进,周期地循环。要打破这个怪圈,要消除千年梦魇,正在彷徨的人们,历史的机遇不会太多,历史的使命就在你我肩上。 
私有制剥削阶级算的决不是一盘糊涂账。500文一月的祥林嫂的工钱,1750文的结余。无论怎样勤劳怎样节俭的祥林嫂们永远只是鲁四老爷们使唤的奴才。而卫老婆子口中祥林嫂婆婆的精明强干只不过是人吃人筵宴上的吃人与被吃。 
“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⑦吃掉的还不就是祥林嫂的三个月工钱。也就是三个月的生命。因为当时一银元兑换一千五百文。 
谁还在彷徨?同是知识分子的子君涓生?《高老夫子》里的高尔础?还是《肥皂》中的四铭?鲁迅在杂文中抨击的一切时弊都是封建文化假丑恶的画皮。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⑧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彷徨徘徊踌躇只能坐失良机,而我们的对手早已举起了屠刀,我们不能轻易阵亡,我们要冒着炮火前进,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我们要用无产阶级先进文化造就一代代共产主义新人。 
  
  
注: 
①   《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一版第419页 
②   《彷徨•祝福》《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一版第11页 
③   同②第5页 
④   同②第5页 
⑤   同②第6页 
⑥   同②第5页 
⑦   同②第8页 
⑧   《华盖集续编·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一版第274页  |